“環保”這一主題近幾年來一直備受關注。在成品油零售行業,最受矚目的便是油品不斷升級,從最初國III到如今的國V,已力爭趕上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。
除了油品品質的提升,油品存儲和加油設備在這幾年中也發生著極大的變化。首先是一次、二次、三次油氣回收設備的全面推廣,有效地控制了油氣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。
隨后“防滲漏”“地下水污染”等詞匯使大家的視線集中到了加油站地下存儲設備——儲油罐上。美國石油學會(API)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,油品升級后含硫量降低,其對油罐的腐蝕性遠大于低品級油品,而一旦油罐發生滲漏對于地下環境的污染則是巨大的。美國環境保護署(EPA)的研究數據表明1L的油品能夠污染超過1,000,000L地下水,截止到2001年美國有超過44萬個地下油罐被確認發生滲漏,盡管其早在1988年便頒布了《關于地下油罐的通用法規》,要求石油行業在十年之內改造、更換或停用加油站的油罐,通過更換雙層油罐、增加檢測設備,將泄漏的風險降低下來。
而我國擁有十余萬座加油站,約40多萬個地下儲油罐,且目前單層鋼制油罐不在少數。 2007年,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在蘇南地區的29個加油站調查樣本中發現,超過七成存在滲漏;2010年中科院對天津市部分加油站做了調查,周邊地下水樣品中總石油烴檢出率為85%,強致癌物多環芳烴為79%。由此可見我國也正處在80年代與美國同樣的彎路上。因此2013年《GB50156-2012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》、《GB30040雙層罐滲漏檢測標準系統》先后出臺,雙層油罐、地下油罐防滲漏檢測系統開始逐步受到重視。
綜上所述,為了防止油罐泄漏對地下水以及土壤造成的巨大損害,推行雙層油罐勢在必行。同時應用油罐檢測技術能及時發現滲泄漏危險的發生,用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。